女皇宮(Banteay Srei),又名斑蒂斯蕾,有「女人的城堡」意涵,是一座位於柬埔寨大吳哥東北約21公里荔枝山(Phnom Dei)旁的印度教寺廟,供奉著濕婆神。建於967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王朝,而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以硃色砂岩構成,充滿精緻的浮雕。
下午來女皇宮恰好逆光,若想拍照者建議早上到比較適合。女皇宮的每道門楣都有繁複華麗的浮雕,與大小吳哥的風格截然不同。大門的山形牆雕刻著印度教中守護東方的因陀羅端坐於長著三個頭的白象之上。
參道兩旁佇立著仿林迦的石柱。
磚紅壤造的第二城牆中央的東塔門山形牆上,有著類似兩條帶子斜著交叉的奇特圖案,尾端成漩渦狀的樣式舉世無雙,像是婀娜女子振帶飛舞的意象,讓人讚嘆!
內部皆拉線圍起,無法入內,當然也無緣見到有「東方蒙娜麗莎」之稱的蒂娃妲女神。我前後轉了兩圈,看著小而雅麗的女皇宮,不願移開視線。
寺塔各層門前都有一對守護獅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蓋上,右腿半蹲式。頭部有的像猛獸,有的似鬼怪,外形彪悍勇猛,是婆羅門教三大神主的守衛者。
門楣上的雕刻都有著故事,這是「羅摩衍那」中王子羅摩要幫猴王須羯哩婆從哥哥那搶回王位,王子在右側拉弓射箭,中央兩位猴面者便是須羯哩婆跟其兄波林。
深富層次的浮雕,美極了。
女皇宮的蒂娃妲女神面容柔和典雅,與吳哥窟的型態不同。
漫舞的濕婆神。
上方是正在凱拉薩神山冥想的濕婆神,懷中是其妻子帕爾瓦蒂,下方是擁有20臂和10頭的魔王羅婆那,為了阻撓濕婆神冥想而企圖移動凱拉薩神山。
毗濕奴神的妻子拉克西米正以大象的聖水潔淨身體,下方是金翅鳥與那迦。
女皇宮五點關閉,我們是最後一組離開的遊客,此時警察走過來以中文問說:「你們要不要拍東方的蒙娜麗莎?」我們沒想到會有這麼一問,四人面面相覷,也心知肚明他要索賄,雖然很想一睹東方蒙娜麗莎的真面目,但還是拒絕,此歪風不可長。一個國家的人民竟不懂得保護自己的文化,反而當作賺錢的工具,令人感慨。
女皇宮的雕工細膩得出眾,達到了極致之美的境界,不愧有「吳哥藝術寶石」之稱!
女皇宮外的牛瘦到乍看之下我還以為是小馬,不過這幅牛隻悠然散步的鄉村景象倒是讓人想過起閒雲野鶴般的無爭生活。
外邊還有一大池塘,荷葉繁茂,花苞含羞。
這天運動量充足,飽餐之餘回到旅館來瓶啤酒最是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