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離開Obidos驅車前進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一進到市區可見不少圓環與廣場,雕像動作也十分有趣,例如第一張照片正中央有個女神,裸露上半身且伸展雙手拉著薄布,像是迎風而立般,我們笑說原來里斯本的女神這麼外放,跟葡萄牙人內斂的形象大相逕庭呢!




這廣場正聚集大批人潮,嘈雜聲絡繹不絕,似乎要遊行。


里斯本是由七座山丘組成,故稱「七丘之城」,蜿蜒且上上下下的街道與舊金山相彿,市區內幾乎都是單行道,GPS的資訊又不是最新,得靠駕駛自個判斷才行,停車格更是一位難求,看很多車窗都貼有特殊標籤紙,某些路段似乎僅限有申請的住戶停車呢,至少在我們落腳的民宿那條路上根本沒我們車子的容身之處,只能自己摸索加上問當地人找正確的地方停。但一開始我們不曉得有這項規定,看到有位子就停,但又擔心車子被拖吊開單,只好輪流兩人顧車,兩人下行李辦Check in,折騰了好半天,結論是建議以後到里斯本還是找城外的旅館下榻,再搭大眾交通工具進城比較方便。

找到民宿安置好行李,我們出發前往貝倫區,此時發現油只夠開30公里,讓我們好ㄙㄨㄚˋ,市區內又沒有加油站,只能寄望週邊的平地區,幸好適時找到加油站,否則可能得上演四個台灣女生在里斯本推車的愚蠢戲碼囉。加完油打算一嚐正宗的葡式蛋塔,偏偏不小心開上了1966年通車的425日橋,見識了這座與舊金山大橋同一建商且外型相像的懸索橋,全長2278公尺,是十分巨大的工程。當我們開回里斯本時長龍般的車輛等著收費過橋(出城不收費,入城則要),雖有1~16編號的收費亭,卻不是每線都開放,等待時間相當漫長。

開經大橋便可看到耶穌像,與里約的地標頗像。


上層六線車道,下層有雙軌鐵路,紅色橋身讓我回想到在金門大橋上騎腳踏車乘風愜意的舒爽。


好不容易轉回到貝倫區,在這區停車很方便,可是一如葡萄牙的其他城市,會有人過來「指揮」,目的就是要收取費用。通常為了車子的安全著想,我們都會給個1€買保險,只是這種感覺並不是很好。

不用刻意尋找蛋塔店Pastéis de Belém的位置,人群會告訴你在哪裡;內用的不用排隊,進去找位置坐好,便會有人過來幫忙點餐,外帶的就請那著性子排隊等。我們這天內用,隔天進貝倫塔之前又外帶了幾個,不曉得是不是當天人較少,沒幾分鐘就順利買到囉。


顧客絡繹不絕得上門,一側牆面上的櫃子還擺滿了各種酒,潔白又有紋路雕飾的天花板與藍色的櫃台給人「好葡萄牙」的感覺。


1837年就有這麼好吃的東西!?人類的創造力真是無窮耶。


某一處工作坊,白底藍邊的磁磚怎麼看都如此優雅。


製作飲品的地方。


進門後直接朝著後方一直走就可以到達最寬敞的用餐區,我們一進們就先往左側的房間跑,小小兩間都坐滿了人,心裡還狐疑著不是說空間很大嗎?後來才發現跟著廁所的指標往後走就對了。


最大的一區,這下不用擔心沒位子坐啦。


看不懂menu沒關係,洋洋灑灑那麼多大家還是只點蛋塔呀,頂多再來杯咖啡茶巧克力等簡單飲品,不過也有人喝可樂。


每個人都來兩個蛋塔,然後我跟莉雯各點一杯茶,Swa是咖啡,芳儀則是甜死人不償命的巧克力。噹噹,期待已久的蛋塔終於出現,當下感動到只差沒泫然欲泣呀(餓慘了我們)


每個蛋塔都有層層相疊又香酥薄脆的塔皮,內餡嫩滑,帶點淡淡焦糖香,甜度沒有想像中高,一咬下去,嘴裡充盈著酥滑香濃的各種口感與絕妙滋味,的確有獨到之處,難怪大家都要來朝聖!當然囉,蛋塔的熱量高是眾所皆知,不過當一小片酥皮掉在我的褲子上,馬上留下油印,還是讓我大吃一驚。即便如此還是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來試試,現在想起來還是讓人回味不已!建議如果不嗜甜的朋友可以像我們點杯茶,吃起來很搭喔。


用完點心終於有能量繼續往前,穿過馬路就可看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傑洛尼莫修道院,而這一片藍天中的電車網,讓我想到「藍色蜘蛛網」,一整個好
low喔,哈,不過還蠻特殊漂亮的。


我們到時修道院已關,只好明天再來,於是我們朝著海邊前進,穿越中間的公園,來跟航海發現者紀念碑的恩立克王子打招呼吧。公園中一景,兩匹白馬頭上恰好有兩隻小鳥,也太成雙成對了吧,真是有趣的畫面。


發現者紀念碑(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位於太加斯河畔(Tejo),剛好就是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時出海的位置;呈帆船型的外觀高53公尺,是1960年為了紀念航海王子恩立克(Henrique)逝世500週年而建的。主要刻畫大航海時代的創始者恩立克率領葡萄牙探險家,航向未知世界,開帆時威風凜凜的英姿,其中還包括首次環球的歐洲人麥哲倫與發現歐洲到印度航線的知名探險家華士古達加瑪!紀念碑東、西兩邊分別都雕有兩個葡萄牙方型盾徽,紀念碑北面是刻有一把大劍。



恩立克王子。


由恩立克王子數來第三人就是華士古達加瑪,第六個則是麥哲倫。



左邊數來第二個是恩立克王子的母親蘭卡斯特皇后,不清楚她對葡萄牙航海的貢獻是什麼,不過能放在上面應該有一定的地位吧!?


紀念碑北方是由南非贈送的一個以馬賽克方式及採用不同種類的大理石鋪設而成的廣場,廣場上有一個直徑50公尺的航海羅盤,羅盤中央是一幅葡萄牙人在航海時代首次到達之地的路線及年份的世界地圖,雖然跟現在的世界地圖不全然相同,但遊客到此依然不免細看,主要都想找尋自己的國家吧,若想要俯瞰全景得花錢上紀念碑囉。


我們的目標是台灣,沒想到超快就找到台灣(一定是家鄉在呼喚我們啊),的確跟現在的台灣長得很不像,但還是我們最愛的台灣,所以馬上拿出紙跟蠟筆描出Taiwan字樣,也把專程買的國旗拿出來拍照,一旁的遊客看到我們如此認真愛國,都感動得笑起來了呢(老實講我還真不知道他們在笑什麼)




在這可以將425日橋與耶穌像盡收眼底,尤其在餘暉籠罩下,是色調最美麗的時刻。


面對太加河由紀念碑往右走,遠遠地就可看到貝倫塔;在這河堤上走一段享受涼風吹拂,看著夕陽西沉,高塔上的燈亮起,也是難得的體驗。本想就這麼走到貝倫塔,沒想到這段河堤中間硬生生被切開,只能跟貝倫塔預約明天再來看她囉。


回程時夜幕完全低垂,這間水上餐廳四周都是透明落地窗,紀念碑也輝映在燈光下,讓人好想走進去享用晚餐。


公園的噴水池與後方傑莫尼洛修道院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熠熠動人,與白天景致是不同風格的面貌,夜晚的貝倫區有著我意想不到的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