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逍遙鬼混了一日,這天總要做點正經事,所以我們要到玉佛寺參拜玉佛,還有欣賞華美巍峨的大皇宮。一早先搭地鐵來到Saphan Taksin站,二號出口往河邊走就是Sathorn Pier(中央碼頭)。早上搭船的旅客還不少,多數都在同一碼頭下船,目標皆跟我們一樣。至於要如何搭船,不同旗幟停的站數不同,票價也不同,網路上有許多攻略,都可以查得到,不然就當場問也是OK的。
昭披耶河(Chao Phraya River)也稱湄南河,「昭披耶」在泰語的意思是「河流之母」,而「湄南」直譯為「水之母」,此河發源於泰北山地,穿過曼谷直到暹羅灣,無論在水量抑或長度,都是泰國最大的河流。水量隨季節而急劇變化,旱季、雨季的流量相差達十多倍,雨季河流泛濫,帶來一層肥沃的泥沙,適合種植稻米,產量豐碩。看著河流兩旁的景色,有旅客搭乘的豪華遊船,也有平民小戶呼嘯而過的小艇;有高樓大廈也有低矮舊屋,想必曼谷這地方也是奢華與困窮的融合地。
看到如此洶湧的人潮,想必來曼谷的遊客都得來這一訪。
成人票價500B,含玉佛寺、大皇宮、博物館以及不在此處的行宮等處的入場費,算是值回票價,不過行宮太遠,從玉佛寺這要搭計程車比較方便,加上時間關係我們便放棄。
玉佛的由來google一下就知道,去過清萊的玉佛寺、寮國永珍的玉佛寺,怎麼可以不來曼谷的玉佛寺呢?曼谷的玉佛寺是規模最大、最富麗堂皇、當然也是遊客最多的。一入玉佛寺內看到的是威武昂首的高大神像,全身多以金色為主,感覺像是我們的門神般。
塔鑾金碧輝煌,一旁的神殿亦是匠心獨具、工藝高超的建築。
迴廊壁彩繪著長幅畫作,十分精細。
參拜前用蓮花淨水淨身吧。
玉佛一年之中會依照季節換穿衣服,服飾都是純金打造,由泰皇負責幫佛像更換;冬季會冷,衣服包覆著全身;夏季很熱,不用穿太多,如照片中的服飾,是我覺得最時尚可愛的一套;雨季則是穿斜身露肩的款式,真是有趣!泰國人真貼心,想想咱們台灣的神明一年到頭都穿得密不通風,不知道會不會熱呢?
玉佛寺院內到處都可見到趣味橫生的神像。
這個角落擺放了一組模型,倒有點吳哥窟的味道,不過這處圍起來,遊客無法靠近。
下圖兩組建築充斥著回教風情,令人印象深刻,不知為何在此會出現這樣的建築?
連中國雕像也跑來啦,這裡真是兼容並蓄,四海一家!
皇室衛兵。
中式與泰式融合的廟宇?
節基皇殿(Chakri Maha Prasat Throne Hall)是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物。當時建造時人們普遍認為此西式建築在皇宮中顯得非常突兀,所以後來才在上方加蓋泰式傳統殿頂。大皇宮群並未開放,所以只能拍拍外觀。大皇宮與其兩側的建築對皇室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場所,從前國事、喜事甚至喪事都在這一區塊舉行,倒也特別,只不過現在泰國皇室已不居住在此囉!
另外博物館內呈列了一些相關玉佛的古文物以及佛像,因不能拍照,所以至今印象也很模糊,真可惜。
時值正午,艷陽高照,我們還躲在陰影處避暑,深怕跟在清邁一樣中了暑,連拍照都草草了事,就知道烈日的可怕。出了大皇宮區我們到馬路對面的餐館休憩,天熱不餓只是為了吹冷氣,兩人合點了一份蒜味雞肉飯與奇異果冰沙,沒想到爆香過的蒜末炒雞肉竟是這樣對味,奇異果冰沙吃得到籽,真材實料不在話下,無可挑剔的一餐!
再度搭船離開這,準備回到Sathorn Pier,從地鐵站Saphan Taksin轉往洽圖洽市集。
回程時遊客少了許多,也得以有座位,能好好欣賞招披耶河兩岸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