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茲(Firenze),西元前59年羅馬人在此設立殖民地,命名為「Florentia」,意思為「百花女神」,故又稱為「花都」,而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是最充滿詩情畫意的音譯!這座城市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坐落於市中心的聖母百花大教堂(S.Maria del Fiore),是旅客的朝聖地之一。
聖母百花大教堂的紅色八角大圓頂是其特徵,到阿諾河對岸的米開朗基羅廣場眺望這紅色帽子成了我此行的心願之一,坦白講,這大圓頂留給我的是有點像神職人員帶著小白帽,可愛呢!
百花聖母大教堂重建於5世紀時已存在的聖雷帕拉達教堂原址上,歷經幾位建築師,最後由布魯內雷斯基設計了大圓頂,在1420~1436年間興建,替大教堂增添光彩。在大教堂對面的是建於4世紀的八角狀洗禮堂,鑲嵌著綠白兩色的大理石,是佛羅倫茲最古老的教堂,在聖母百花大教堂未出現前,它曾擔任主教堂的角色,地位非同一班。另外大教堂還有個引人注目的鐘樓,是喬托在1334年的設計,共花了30年才完工,融合了羅馬與歌德風格,外觀由紅白綠三色大理石鑲嵌。整體來說百花聖母大教堂是充滿高雅貴氣的偉大建築。
大教堂外觀的雕塑皆不同,若要一一細看得花上一段時間。
大教堂正立面,雕工精緻,難得一見的綠色大理石流露出高貴的氣度。
除了教堂內部是免費之外,鐘樓、洗禮堂、博物館等都要額外收費;我們只是湊熱鬧地加入大排長龍的隊伍中,打算看看教堂內部就好。進到大教堂內不可著短褲與露肩,所以我買了一「張」藍綠色的纖維紙,就像照片中的女孩們罩著的那塊布(?),若您到義大利買了一件,千萬別丟,像我到威尼斯與米蘭又各用了一次,將它的價值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教堂內沒想像中華麗,給人肅穆莊嚴的氛圍。
大圓頂的頂棚是以「最後的審判」為主題的濕壁畫,是教堂完工後100年所繪製,這幅畫總面積高達3600平方公尺,可看耶穌周圍圍繞著天使正在進行審判。
但丁的畫像。
大教堂的地板皆以彩色大理石鋪成,所以進到裡面可別只顧著抬頭,也留點時間給腳下的藝術吧。
但丁詩人曾在此受洗的八角洗禮堂,其外觀設計有著「復活之日第八天」的說法,據說這一天太陽不會落日。洗禮堂有有三道銅門,最知名的就是吉貝帝之手,米開朗基羅讚譽為「天堂之門」,其上有十格浮雕描述聖經故事,只是現在所看到為複製品,因傳說佛羅倫茲每一百年會發生一次洪水,在1966年那次水災沖壞了大門,因此目前是一塊塊收藏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內。天堂之門前無論何時總聚集著大批遊客,如果想要慢慢欣賞可能得一早來才能避開人潮。
洗禮堂後觀。
鐘樓旁有兩座雕像,圖中這位望向圓頂方向的便是圓頂建築師布魯雷內斯基,另一位手拿捲軸與筆的則是教堂設計者阿諾佛迪岡比歐。
參觀大教堂的遊客是絡繹不絕,不過別擔心,跟著大家排隊,沒多久便可入內參觀,比起烏菲茲美術館,大教堂排隊等待的時間算是短的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