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哥(Angkor Thom)是由有高棉霸主之稱的闍耶拔摩七世(Jayavarman Ⅶ)在12世紀末,此城擁有五座城門,而巴戎寺(Bayon)位於王城的中央,城門與寺廟皆由佛陀面相的四面塔所組成,舉世聞名的「微笑吳哥」指的便是這些面容慈悲的佛陀像。
DSC04225

由佛陀像便可知當時盛行佛教,不同於小吳哥崇敬的印度教。這北門盤坐的佛陀像是後來才放置的。
DSC04244

除了每一尊神態略有差異的佛陀像外,其他小處的雕刻也十分有趣,這姿勢彷彿在漫舞呢!
DSC04243

平台上共有49座四面塔,放眼所見皆是佛陀像,充滿了祥和之氣。
DSC04265

DSC04272

真難想像當初鷹架是如何搭建,好讓工匠們可以在堅硬的大石上雕鑿出一個個的慈藹濟世的面孔。
DSC04277

在中央祠堂東北側的這座佛陀像以「高棉微笑」而著稱,就在平台邊,很親民,同時也出現在200R紙幣上!坦白講我瞧不出為何這尊最受推崇,不過老媽說面容真的有比較美唷,不愧是有在吃齋唸佛,比較有慧根呢,呵呵。
DSC04354

DSC04281

DSC04289
 
DSC04293

巴戎寺共有兩層迴廊,上頭都有雕刻,外圍浮雕非常值得欣賞,呈現了庶民的日常與貴族的生活,連烹煮、雜耍表演、上戰場時攜家帶眷等都刻畫得唯妙唯肖,其中不乏俏皮的畫面,令人莞爾。浮雕通常分為三層。
DSC04324

DSC04284

被老虎追趕的僧侶。
DSC04299

DSC04307

是怎樣的大魚才會把羊吃下肚?
DSC04310

雜耍表演。
DSC04314

被烏龜咬住腰帶的士兵。
DSC04333

用來獻神的水牛,據說只要喝下水牛的血便能贏得戰爭。
DSC04335

士兵掉入水中被鱷魚吃掉。
DSC04339

DSC04330

DSC04320

DSC04325

藏經閣。
DSC04326  

因與Plet11點半,看完巴戎寺後發現時間不夠,只好加快腳步。若想悠閒地走可能要找tuktuk,Plet好像會利用空檔去做其他的事,其實這也無可厚非,只是時間上就較難隨興。接下來就是往巴普昂寺(Baphuon)前進,會經過大象台,大象長鼻下的蓮花清晰可見,而蓮花似乎也代表的佛教之意。

DSC04358

小女生著紅裙、戴項鍊,模樣很可愛。
DSC04371

建於11世紀中的巴普昂寺以印度教濕婆派為信仰,是三層架構的金字塔型寺院,從東塔門步入的架高參道長達200公尺,是連接地上和天界的象徵。 
DSC04378

DSC04385

雕刻雖沒有大小吳哥的名氣,可也相當趣致。
DSC04387

原本石階太窄且陡,架設木梯方便登上祠堂。
DSC04393

DSC04398

DSC04402

居高臨下俯瞰來時參道以及蔥綠樹林,暢快舒服。
DSC04403

下來後巧遇一對新人來此拍照,兩位皆穿戴金飾,尤其是新娘的服飾,刺繡相當華麗。
DSC04410

巴普昂寺的背面觀,有看出佛陀臥像嗎?頭在左側唷!這可是14世紀後才建造的巨大臥佛像呢。
DSC04412

DSC04414

空中宮殿(Phimeanakas)背面,礙於時間我們沒爬上去。這座宮殿於11世紀初創建,最上方有間小祠堂。這有個傳說:宮殿裡住著九頭蛇精,每天晚上化作美麗女子,而國王在與王妃同寢前來到此處與蛇精交媾,若有一晚不去,國王就會死去,若蛇精未出現,國家便會滅亡,所以除了國王任何人都不得入。很玄妙的故事,真偽就沒那麼重要啦!
DSC04416

看得出立於邊角的是石象嗎?
DSC04417

空中宮殿的正面。
DSC04421

這是國王平台的石雕,大象身形與捲鼻顯得顢頇可愛。
DSC04426

接著走到高6公尺的癲王台(Leperking Terrace),外牆上雕滿了神像,內外有通道相接,可入內欣賞眾神、蒂娃妲女人與阿修羅的石雕。
DSC04444

走在其中像是小迷宮似的,每個轉彎都是一個驚喜,看看姿勢神態不同的雕像頗富趣饒。
DSC04431 

九頭蛇那迦。
DSC04430

平台上的癲王像。
DSC04448

約定時間到,還未細看大象台與國王平台,不過沒關係,最後一天早上我又再次拜訪,順道把南門兩側的的乳海翻騰與12生肖塔也看個夠呢。
DSC0444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yaping 的頭像
    sunyaping

    粄條人的小日記

    sun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