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馬可大教堂與義大利其他著名的大教堂風格截然不同,沒有唯一特立的大圓頂,取而代之的是五個的圓穹頂,是有著拜占庭風味道的美麗教堂!
傳說聖馬可來到威尼斯後夢見天使告訴他,這將是他的安息之地。在828 年,兩個威尼斯商人把聖馬可的遺骨從埃及的亞歷山大偷運至此,威尼斯便建造了這座大教堂來存藏遺體,從此以後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而祂的標誌是獅子。
976年的革命燒毀了總督宮,也波及了教堂,直到1063年才開始重建,形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面貌。
正立面由五個拱型門楣跟梁柱所組成,梁柱上的雕刻細緻不在話下,有故事情節的馬賽克鑲嵌畫主要描述聖馬可遺骸運回威尼斯的過程,其中可看到遺體被偷藏在豬肉堆內,躲過了伊斯蘭守衛的監視。細細端詳這組鑲嵌畫,是由金黃色為背景色,人物的服裝色彩皆鮮豔,使得作品更引人目光。
正門上的四匹銅馬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從君士坦丁堡帶回的戰利品,1979年被拿破崙奪至法國,19世紀才送回威尼斯;真品收藏在博物館內,外頭擺著的是複製品。
銅門上門環的獅頭還吐舌頭呢!
每個柱頭雕刻皆費盡心思設計,鏤空圖案都不一樣呢!
教堂參觀不需收費,但博物館與金光閃閃鑲滿寶石的黃金飾屏要額外收費,對宗教聖品沒研究的我們當然看看教堂就夠囉。
「聖靈降臨」圓頂是教堂內第一個以馬色克鑲嵌的壁畫,敘述化身為白鴿降臨人世的故事。
14世紀歌德式的屏幕,內是安放聖馬可遺骸的祭壇,據說遺體曾在976年的祝融中消失,直到教堂重建好後才又出現;聖人的故事總是充滿傳奇色彩啊。
教堂內的地磚也值得一看,每一處由各色大理石拼貼成的圖案都不盡相同,各異其趣,有著圓型幾何的感覺。
對了,背大包包的朋友得先寄放喔,避免包包刮傷教堂內的珍品。這是寄放包包會給予的卡片,上頭有教堂的圖案,設計得很精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