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習慣到民宿附近的subway買早餐,若是長條麵包習慣買footlong請店家切成兩份,一份當早餐另一份就是午餐。這天想換換口味,點了早餐限定的muuffin,一樣有起士、生菜以及一大片的火腿肉,只是分量比一半的footlong小,讓人意猶未盡。


搭地鐵可以直達自然史博物館,其中一個出口可以不用出地面就進到博物館內。一進到西奧多羅斯福紀念廳內,馬上被眼前的龐然大物所吸引,中文翻成「重型龍」或「巴洛龍」的Barosaurus標本昂立在大廳中,其學名的意思是「笨重的蜥蜴」,一般高度可達23~27公尺,可算是在侏儸紀時期北美洲最高的恐龍。


該館共有三千六百多萬種的館藏,比台灣的人口還多,真是驚人的數字!其該館的特色是其對於各大洲哺乳動物的收集,以及人類學的館藏。其人類起源館(Hall of Human Origin)是全美唯一此領域的專項展覽,展示了人類進化過程中的各個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史博物館2006年獲得紐約州教育理事會授權,下設里查德·吉爾德研究生院(Richard Gilder Graduate School),開辦了比較生物學專業。這是博物館目前唯一提供的學術項目。2009年11月,州政府核准館方頒發博士學位。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因而正式成為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授與博士學位的美國博物館。

博物館近年來成立了「茹絲地球與太空中心」,citypass的這張圖片就是Rose Center,圓球狀的建築在夜間會發光,看起來像是電影中的高科技建築物,可惜沒機會親眼目睹夜間景象,但說這張圖片已經成為博物館新的代表圖也不為過。中心裡頭的「海登大爆炸」劇院可以免費欣賞宇宙形成的模擬影片。


劇院入口位於二樓,這個球狀體就是Rose Center的主體建築,非常顯眼好找。裡頭是沒有座位的,成圓弧狀的走道供民眾站立,影片約10來分鐘,看到後來會有種自己快被吸入那個模擬的浩瀚宇宙中的錯覺。


影片結束後順著圓球建築物外圍的環狀走道(希爾布魯恩宇宙路徑)離開,走道外側還有「大霹靂說」的年代說明以及模擬圖片,深具教育意義。



一樓的這個展廳主要是以地球所見的岩石種類以及一些地質活動為主題。非常適合中學生來此學習,除了可以了解三大岩石種類的形成差異外,包括像地震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也融入其中。下圖是現今已知最古老的岩石。


說明都非常詳盡。


地震儀。我也跟著小朋友在上面跳動,讓儀器上的針尖靈敏地移動留下紀錄,不禁想知道在面臨強震時留下的痕跡將是多大的範圍呢?



大峽谷的岩石。


因為擠壓而產生摺皺的岩壁。


展示廳還有火山口與岩漿的介紹影片。
{###_sunsun/274/1634096756.flv_###}

{###_sunsun/274/1634096757.flv_###}


接著我們到「米爾斯坦海洋生物」展廳。經過生物多樣性展廳時看到一對姐妹花正由母親幫她們拍照,這個仿的大蚌殼正好可以裝下兩個小朋友,非常趣致可愛。



生物多樣性展廳的動物除了哺乳類外還有爬蟲、昆蟲、魚類、節肢、鳥類等,無愧於「多樣性」這個名稱。


「米爾斯坦海洋生物」展廳涵蓋一二樓,中央有清除內臟後保存下來的藍鯨標本,是到自然史必看的鎮館之寶之一。


展示廳門口兩側牆上有大型的生物演化樹,涵蓋範圍從左側最低等的原核生物到右側的脊椎動物。




演化樹下方有電腦處碰螢幕,想要知道哪一種生物的資料皆隨手可得,是探索生物種類的好教材。


展示廳一角有專業人員引導孩童觀察水中微生物,寓教於樂的好典範。


這個展示廳除了有深海、極地、河口等不同形態水域的生物介紹,還有古生代不同紀別海中代表性生物的呈現,展出內容相當多元。

這是深海區的大嘴魚,長相並不討喜。


二疊紀的展示櫃。


應該是三葉蟲的化石吧!


每一個主題展示櫃上方還有影片播放呈現該主題的種種生態下方一樓還有海獅海豹海象等生物的標本,慢慢看可以待上一兩個小時。


大展廳有Haida(北美海達族印地安人)的獨木舟。船體有豐富的色彩,船頭像猴子卻面目猙獰的動物做出想要前躍的動作,說是精細的工藝品也不為過。


通過大展廳來到「斯萊比人類起源」展廳,可以看到遠古人類的殘存的骨骼。這一區是2010年才開放,也是紐約自然史博物館較其他自然史博物館不同之處,詳細介紹人類的起源以及演化過程,有興趣的人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




Olmec文化起源比馬雅文化更早,出現約西元前1500年左右,在墨西哥灣沿海地區,是中美洲最古老的文明。Olmec文明開創的各種傳統都為中美洲各文明繼承下來,從神權政治、金字塔神廟、紀念碑、祭臺、象形文字、曆法系統、美洲虎崇拜和活人祭神,這一切構成了中美洲古代文化的基礎。

這些高達1.8公尺的頭像約出現在西元前900~400年,是以整塊玄武岩雕製而成,扁鼻厚唇大杏桃眼的特徵與印地安人一點都不像,反倒有黑人的表徵,這些巨石頭像成為Olmec的重要代表文物之一。


有著鸚鵡嘴的鳥面祭壇。


阿茲特克人 (Aztecs) 原是居住在今墨西哥西北部貧瘠地區的遊牧部落,他們在十二、十三世紀期間漸漸南下尋找適合定居的地方,他們在墨西哥中部高地 Lake Texcoco 湖邊的地方發現了一隻叼著蛇的鷹正站在一株仙人掌上,正好應驗他們祖先的古老傳說,為此他們在湖中的一個小島定居下來,並在 1325 年於島上建立了一座名叫 Tenochtitlan 的宏偉城市。阿茲特克人自稱為 Mexica,他們在 1519 年西班牙殖民者 Cortés 來臨前已統治了墨西哥高地的廣大地區,Tenochtitlan 也成了今天墨西哥城的前身。

阿茲特克人利用填湖的方法把 Tenochtitlan 漸漸擴大,水道和橋樑把小島和湖岸連接起來。隨著阿茲特克的壯大,Tenochtitlan 也變得愈來愈繁榮,城內的建築物和神廟也愈來愈高大宏偉。當 1519 年西班牙人來到時,Tenochtitlan 已是一座 60,000 人口的大城市,西班牙人亦認為它比當時任何一座歐洲的城市更美麗更繁華。

這張照片是Aztec最著名的「太陽石」。阿茲特克人承襲了源於Olmec的曆法,採用了 260 天的神曆和 365 天的太陽曆。照片中太陽石的下方有一彩色圖案,是說明太陽石每部分圖樣所代表的含意。


似乎也是南美的古文物。


羅斯隕石展覽廳與礦物展廳、寶石紀念展廳相通,看書上介紹這一區有一奇特珍貴的寶石(忘了是哪一種寶石),可是卻怎麼找也找不到,難道剛好沒有展出嗎?


最後我們衝了四樓的原始哺乳動物區與一部分的恐龍區,可惜沒看到經典的蜥臀目恐龍區,看簡介那一區應該有超大型恐龍化石才是。

這是猛瑪象的化石。


{###_sunsun/274/1634096758.flv_###}

只剩頭骨的恐龍,身軀部分以金屬線呈現。


應該是鳥臀目恐龍。


這天閉館時間是五點半,我們待到最後,想衝去買個小東西當紀念卻只看到閉門的商店,幸好後來託芳如幫我買了紀念明信片一組,了了我一樁心事。

當天我們從Rose Center大門離開,心中有許多不捨與想再進去尋寶的念頭;但最後只能默念:「再見了,自然史博物館。」。


堅持要看到博物館正門的我轉個彎繞到前門,此時正門依舊聚集了許多民眾,想必大家都跟我們一樣是被廣播催促離開的。想知道博物館上方四尊雕像是誰呢?代表的意義為何?看來發mail去問館方才能獲得解答囉!


自然史博物館這站的地鐵,牆壁上有類似恐龍的塑模,有些地磚上繪有動物的圖案,讓人一看就知道來到自然史博物館。


搭地鐵來到中央公園72 St 站,一出站就看到達柯塔公寓(Dakota Apartment),這是紐約著名的高級住宅,聽說裡頭還有傭人保母的專用房,可見住戶身分都絕非一般。當年約翰藍儂就是居住在此,而他也是在此公寓門口被人射殺。
 

公寓對面就是中央公園其中一個入口,在這有人力車跟馬車熱情地招攬生意。中央公園這南北長
4公里,東西800公尺的長方形公園是從1854年開始,花了20年時間才建造完成。裡頭有湖、小型動物園、球場,當然林蔭翠綠是少不了的,只不過它真的太大,不建議隻身一人深入較無人煙之處,晚上也不要逗留,我們後來碰到一個移民過去的台灣媽媽,她說夜間的中央公園還會發生強暴案呢。






中央公園草莓園內紀念約翰藍儂的IMAGINE圖案。至今仍有許多歌迷會送上花束以及莓果來懷念這位偉大的歌手。
 

中央公園示意圖,光看就眼花撩亂,所以說在裡面會迷路一點都不誇張。



難得回到Union Sq時還沒天黑,此時廣場周邊還是有許多民眾坐在階梯上聊天。只是到對面的whole food逛一圈出來,又是黑夜籠罩,不過車潮人潮絲毫不減,夏天的紐約真是處處充滿活力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