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要還車,買了早餐帶上車從Cambridge往波士頓市區移動;以這兩年的經驗來說,LA、波士頓、費城等大城市周圍的高速公路是練膽子的絕佳場所,每輛車飆得飛快,比台灣更迅猛,如果遇到GPS慢半拍,就得一路眼明手快地切入切入再切入,過關斬將才能順利下交流道,此時身後的喇叭聲可是不絕於耳,驚險萬分;而這天的GPS依舊慢好幾拍,使得我們上錯了路朝著遠離波士頓的方向開,因趕著還車加上車流量大,精神狀態非常緊繃,腰與背都是僵直的,好不容易冒著生命危險下對交流道回到波士頓市區順利還了車,卻忘了記錄總共開了多長的路程,想起時已是多天之後,一緊張果真全亂了套啊。 

波士頓的地鐵網絡發達,地鐵站前都會有這樣一個
T字圓牌,顯眼好認。


地鐵站的閘門。


我們買的七日券,一張15美金。背面顯示購票與截止時間,可以用整整7天,比起一些城市的地鐵都是算到晚間24小時為一天有良知多囉!




行駛方向分進城inbound與出城outbound,清楚明瞭。


波士頓的地鐵雖不是非常新穎,但都打掃得非常乾淨,鐵道間也沒有垃圾。


車廂內一般來說都挺安靜的,我覺得這是一個人文氣息濃厚的城市。


抵達波士頓公園,開始今天的行程。波士頓是美國獨立運動的起源地,Freedom Trail 就是根據當時林林總總的事件所發展出的一條路徑,沿著這條路徑走訪,可以粗略了解美國獨立史的過程(書上都是這麼說地,呵呵)。


在波士頓公園這可以看到打扮成兩百多年前居民模樣的人在進行導覽,我們沒跟著走,也不知道費用多少。


有名的鴨子船,本來想找時間搭,可惜行程滿到忘了它的存在。


麻州州議會,也是州政府的所在地,位在波士頓公園對面,當初的設計師較為著名的作品應該是華盛頓特區的國會大廈,那漂亮又雄偉的羅馬圓頂式建築,看看這在1798年落成的建築有著金黃圓頂,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引人注目。


出了公園就請沿著紅磚道走,就可以一覽自由路徑上的歷史建築。有時候看不到紅磚道就請找這樣的紅線繼續前進。




公園街教堂的建築特色在於上方的白塔是八角型,1812年跟英國打仗時這裡曾做為彈藥庫,182974日在這美國首次發表反對奴隸制度演說。


老穀倉墓地緊鄰在公園街教堂旁,在獨立戰爭中犧牲的英雄與貢獻良多的名人多長眠在此,當然也包括傾茶事件的領導者賽謬亞當斯(Samuel Adams)以及因列辛頓之役而成名的保里比亞(Paul Revere)墓園內或大或小的墓碑林立,或許是白天陽光普照,倒也不覺得陰森。


舊市政廳,在市政廳前有座全美最古老的銅像:獨立宣言起草者之一也是不怕死在颱風天放風箏的的班哲明富蘭克林的銅像。


南方教堂聚會所是1729年建立的清教徒教會,殖民時代常有集會在此舉行,17731216日在此商討獨立計畫,是在波士頓此建築的歷史僅次於舊州議會廳。


老街角書局位於街道轉角處,是當時墨客文人聚集的文藝沙龍。據說現在改為波士頓地球書店,我們到的當天並未營業。


夏天的波士頓遊客多,整個城市生氣蓬勃,穿梭其間,感受現代與過去的巧妙融合,是很奇特又舒服的經驗。


在熱門景點都可看到身穿橘T的年輕人,看到我們拿地圖與旅遊書在討論時便主動過來幫忙,親切又熱心,讓人不得不愛上這個城市啊!


舊州議會廳是兩層樓的紅磚建築,是波士頓最古老的建築,東側陽台是1776年發表獨立宣言的場所,歷史價值不可言喻,現在是歷史博物館,裡面還販售一些紀念本與明信片,在這買到的明信片帶點古色古香的味道,此次旅行買的明信片中,最喜歡這裡的設計。


應該就是在這陽台發表獨立宣言。


在這一側的交叉路口中間有塊圓形石板,是當年波士頓大屠殺的發生點。我們走來走去找了好幾次,只看到這樣,跟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別人拍的照片不一樣,難道是給它換新裝?


最喜歡逛當地的市場,不過昆西市場似乎變成觀光客的專屬市場囉。


市場內主要都是賣吃的,除了美式料理外還有一些異國食物,種類還算豐富。


另外還有很多波士頓的旅遊資訊可拿。


我的午餐:牛肉捲,一份7.8美金,肉給的豪邁,只吃了一半,剩下一半當晚餐。


昆西市場周邊很熱鬧,除了商家外,還有年輕人的街舞表演,非常精彩。


繼續自由路徑之旅,瞧瞧這道路指示牌,有點錯綜複雜呢。


保羅里比亞(Paul Revere)之家入內參觀需收3.5塊的門票費,這棟全美最古老的木造建築建於1680年,裡面家具皆仿造當時的情景設置;裡面不可照像,但有解說員提供相關服務,有任何歷史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請教。


Giacomo’s是北角頗具名氣的海鮮餐廳,看看外頭排了一堆人就知道它的魅力。我們只有路過,這輩子恐怕無緣一嘗它的美食啦。


聖史蒂芬教堂的設計者也曾設計現在的麻州州議會與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查爾斯布爾芬奇所設計的12座教堂現在只留存了這一座。


在教堂對面有個小型公園,公園內有保羅里比亞(Paul Revere)騎馬雕像,兩旁綠蔭是乘涼休息的好地方。瞧這涼風、綠意、美妙樂聲,多舒服。


1723年建立的老北教堂是波士頓現存最古老的教堂,1775年英軍要夜襲康谷時,被教堂的僕役發現,於是在尖塔掛燈示警,而保羅比亞的送信也替革命軍化解危機。


充滿了義大利風情的北角區。


穿越查爾斯河來到查爾斯城,傍晚的河邊不冷不熱,徐風宜人。


波士頓人真的很愛跑步,傍晚時環繞著查爾斯河的周邊人行道都是跑步的人群,即便在市區也不例外。第一天進波士頓時還以為在舉辦什麼路跑比賽呢!


美國憲章號戰艦服役自1797年至1812年,是全世界服役過的木造戰艦中最古老的,在十幾年的服役生涯中共贏得四十多場勝仗,被稱為「老鐵甲艦」。 開放時間是星期二至星期日,早上十點到下午六點,我們到時已錯過參觀時間,算是僅次於沒到普林斯敦大學的遺憾。


停在港灣的另一艘戰艦。


美國憲章號戰艦博物館,裡面陳列了模型、航海路線圖、各種使用工具等。


路邊一輛引人目光的車子,後照鏡及車內的後視鏡都塗成英國國旗的圖案,很有趣。


看到這張圖代表你已完成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循跡,別人只花半天就走完的路程,我們每次都耗掉一整天,走到這雖已疲憊,但也不禁歡呼,慶祝自己有始有終地完成啦。


終於來到高67公尺的邦克山紀念塔,立於查爾斯城的山丘上。這裡是1775年美英首次交戰的地點。


咦?紅磚道依然往前延伸,難道這不是終點?哀嚎四起的我們只好又邁開步伐往裡邊走,原來得來到紀念塔的出入口才算是抵達終點啊!

查爾斯城這沒有地鐵站不禁讓我們悲從中來,革命果真是充滿痛苦與挑戰,走下山丘看到公車站牌便賴著不走,幸好運氣不錯來了輛公車順利回到市區。


搭地鐵回到
Cambridge也沒力氣找晚餐,幸好還有中午的牛肉捲,只是放得久味道沒那麼新鮮,再來條虛有其表的香蕉、鮮甜多汁的白櫻桃、哈根打茲的香草冰淇淋,也是美味的一餐!說到在波士頓買的香蕉真是大地雷,看在特價份上精心挑選了兩條,每條都結實飽滿,外表無可挑剔,可惜剝開皮咬一口,味道極澀又無香氣,棄之可惜還是勉強嗑完,當下發誓回到台灣每次吃香蕉一定要抱著感恩的心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yaping 的頭像
    sunyaping

    粄條人的小日記

    sun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