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早我們急忙收拾行李,告別第一家homestay,搬往第二家homestay。
等全部紀錄寫完,再來介紹在倫敦期間的兩家homestay吧!
一早搭地鐵前往西敏寺,可西敏寺還沒開放,所以先到對街的國會議堂借廁所。
國會議堂的工作人員很熱心,還安排一位從教職退休下來的慈祥老杯杯幫大家介紹。
這場所是第一次聯合國大會開會的地點,裡頭還有女皇專屬的座位呢。
國會議堂外觀
國會議堂內部
由國會議堂的陽台可清楚看到西敏寺
老杯杯說這也是每每西敏寺有活動時,英國媒體拍攝的角度喔
西敏寺是舉行英國國王加冕典禮的教堂,也是皇室成員長眠之處。
著名的伊麗莎白1世女皇、亨利7世皆有禮拜堂在此。
另外某些貢獻卓越的科學家、作家、音樂家也都在此舉行隆重的葬禮。
教堂中有一處"詩人角",
有的大文豪葬於此,例如狄更斯,
有些則立有紀念碑文,例如莎士比亞,
因為詩人角不大,可容納的數量有限,
所以新加入的則是把名字刻在彩色玻璃上以表紀念。
另外古典力學巨人-牛頓也在西敏寺內擁有一席之地,
這些在世界文明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巨擘,
每天都有從世界各地前來瞻仰的旅客,身後一點都不孤單呢!
整個教堂觸目所及,甚至連腳下踩的雖皆是棺木,但並不冰涼陰森,
如同一般教堂,給人寧靜的感受。
來到西敏寺絕不能錯過的就是亨利7世禮拜堂的頂棚,
號稱是全歐洲最繁複纖細的雕刻。
的確,這頂棚的華麗精巧令人難忘,
為了這頂棚我還買了導覽書。(內部可不能照相啊)
西敏寺應該是全世界最知名最多人造訪、也是最賺錢的的墓地吧,
只不過我有個疑問,再經過一兩百年,還有足夠的地方可以容納皇室成員嗎?
除此之外西敏寺還留有全英國最古老的"門",建於1050年。
經過近一千年的物換星移,留下的不變的竟是這扇門,
將手貼在這扇門上,依舊可感覺當初建造時的厚實,
再過一千年它還在嗎?
西敏寺側面一景
在西敏寺參觀花了兩三個小時,逛墳墓也可以看那麼久,
這門票真是值回票價了。
隨後到位於西敏寺斜後方的國會大廈與大笨鐘拍照。
在國會大廈前總會有人舉著抗議的牌子,這天看到的是"救救伊朗"
大笨鐘與一旁的國會大廈
這時又過了午餐時間,風大天冷的天氣讓我們躲進麥當勞,
點一杯熱騰騰的巧克力,遮遮掩掩地把homema準備的三明治吞完。
伸伸腿,聊聊天,我愛這樣的旅行!
休息夠了,就到泰晤士河畔走走吧!
紀念千禧年所建造的倫敦眼
也是爲了紀念千禧年特地設計的千禧橋
英國人真愛搞紀念
位於泰晤士河畔的埃及豔后方尖碑,當然是英國從埃及運回來的,
不過這方尖碑跟埃及豔后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比在大英博物館內看到的都還要大的多,
只是這種有價值的歷史文物放在戶外風吹雨淋的,適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