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天早晨雇了tuktuk前往大吳哥,主要是滿足之前未能徒步走入南門並欣賞兩側乳海翻騰雕刻的遺珠之憾。請tuktuk司機在南門的另一側等候,我跟老媽則悠閒地東拍拍西看看,往皇城內邁進。
遊客進出大吳哥主要經由南門,即便是一大早,也有不少散客,相較之下勝利門則幽靜許多。兩側七頭那迦石雕後便是各27位眾神與阿修羅齊心協力地翻騰乳海,頭戴方冠者為阿修羅,頭戴尖冠為眾神。
這是善神。有的樣貌已遭受破壞、有的少了手缺了腿的,但不減威風。
護城河上的樹影透著靜謐。
南門也是由四面塔所構成,不管看幾次,氣勢依舊懾於心魂。
蓮花象也是我喜歡的點,當初設計者的巧思令人佩服。
巴戎寺有部分還在維修,以柵欄圍住,我們從一旁的檢票處進入。說來好笑,我忘了褲子要過膝,所以用外套綁在腰間,沒想到這樣也能過關呢!
前兩天團客太多,這天只見一些散客,再次徜徉在佛陀的慈悲面容中,備感寧靜。
神氣洋洋的金翅鳥。
迴廊浮雕。
在寺內任何一處探出頭去,便能看到莊嚴的佛陀。
最高處的中央祠堂。
在巴戎寺的最後時光我們還是來到微笑佛陀前,像是想要等候祂的開示般,我竟有不忍離去的念頭,或許其中不僅僅是宗教力量,更多的是這偉大建築給我的心靈滋養。
巴戎寺的迴廊比小吳哥的看似斑駁,但那股滄桑之美卻讓人心動恆久。
今天的另一個重點是大象台與國王平台。正確來說整個連亙的平台統稱大象台,其壁上有大象、金翅鳥、獅面人身等石雕,正對著勝利門的那一塊又稱國王平台,是國王以往親迎戰勝軍隊回來之處。
平台對面,也就是在通往勝利門的大道兩側各有6座橫向並列的塔,稱為十二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亦有鋼索塔之稱,據說是為了走鋼索的表演;也有審判場所一說,若無法判定何人之錯,便將雙方各置於塔中,生病者則是犯錯一方。
大象台的雕刻。
國王平台石牆上的金翅鳥與獅面人身交錯。
國王平台最前方有四隻石獅,其後是那迦;登上平台後發現視野極好,前方道路直通勝利門,還可看到十二生肖塔,幻想自個是國王,站在此處歡迎凱旋歸來的將士吧!
剃光頭的小女孩一直跟我比YA。
蓮花象的象牙保存完好,中央處的高點是一朵盛開的蓮花,是大象台中不可錯過的部分。
癲王台就在一側,遊客剛好可當比例尺,顯出癲王台的六公尺高。
走近十二生肖塔,發現這應該乏人問津,找了一塔站在入口處一探究竟,裡面空無一物,僅是個石塔,但或許久沒人氣,感覺有點陰涼,老媽警告我不准入內。
走完這趟大吳哥,此趟尋訪千年古蹟之行便畫下句點,有朝一日希望還能重回此地,領略古人建築智慧與瞻仰高棉的迷人風采!
- Jan 24 Sat 2015 00:27
20140623 最終一瞥大吳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