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享受蘭嶼祕境帶來的驚喜與靜謐後,我們又開始環島旅程(這四天都不曉得環幾次了)準備前往燈塔。燈塔對於生長在海島國家的我們並不陌生,而蘭嶼的燈塔必須繞過一圈又一圈的山路才能抵達,而迎接我們的是大門緊閉禁止入內的景象。
印象中沒從海上看過夜間燈塔閃耀的情景,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償宿願,我不是漁人,但也想體驗在漆黑中迎向光芒的那股悸動。
站在高處眺望下方的海岸線,蒼翠與寶石藍各據一方,卻同樣地延伸至遠處,讓人好奇另一頭是怎樣的景致。
看到這片廣衾無涯的海洋,心就鬆了!
栽在水田中的水芋是蘭嶼的主食之一。
這片海由極淡藍到淺藍至湛藍,像是一條色彩漸層的美麗披肩,是海底地形與陽光共同創造的傑作嗎?
蘭嶼文物館展出許多蘭嶼文物以及相關介紹,小至生活上的碗盤、女性裝飾品、大至拼板舟的建造、飛魚祭的儀式,另外還有紀念品與明信片的販售,若要細看也得花上一段時間。
放置拼板舟的儲藏屋。
因下一批房客即將到來,所以我們回到民宿整理行李,發現前一晚某房客吃的超大五爪貝的貝殼已洗淨晾在外邊,拿起時殘留的腥味依然濃厚,不知本身的肉質如何?五爪貝生存在蘭嶼周邊海域,外觀像五只手指頭而得名,我從未看過五爪貝,覺得非常新奇。
騎上蘭嶼的中橫公路,看到了保留最完整的地下屋群。現在裡頭應該都沒住人了吧。
在蘭嶼放風箏是S的提議,辛苦她千里迢迢將兩隻風箏帶到蘭嶼,一圓我想要在草原上當小女孩的夢想。
從青青草原上看到的小蘭嶼。
海蝕洞。
我們沿著這條小徑往上走。
正午時分,只有我們兩個趕行程的人頂著烈陽在青青草原奔馳,可惜風不賞臉,風勢忽大忽小連風向都不一定,風箏升空沒多久就搖搖欲墜,不過總有玩到,還是令人開心。
龍頭岩。
象鼻岩。
公路下方是清澄見底的淺海,逐波前進的海水打到礁岩上則濺起白浪,若我會游泳,真想一躍而下享受悠游的快感。
此景只應天上有,上天卻慷慨地把它賜予我們,我們得到的是無與倫比的幸福啊!
鋼盔岩。
天熱到不像話,最後一站奔向野銀冷泉的懷抱吧。
冷泉的範圍不大,人若多恐怕像在下水餃般。看看這些遊客乾脆趴在泉水裡,就知道這泉水有多誘人,我也迫不及待跳下去囉。
冷泉是由山上的地下水流至此所形成,所以有著冰涼透心脾的沁爽低溫,酷暑下燥熱難耐的我一踏入冷泉裡,便驚呼「好冰好涼」,十分消暑舒暢!
冷泉往外流向大海。挑一塊看得順眼坐起來舒服的石頭,將腳ㄚ子泡在水中,齁,不騙你,這才叫人生!
冷泉的水相當清澈,看得出來我們的腳已浸在水中了嗎?
住了四天三夜的野銀部落,地下屋的圖案呢?
回程的登機證。
回程的行李牌。
再經一次騰雲駕霧後我們回到台東機場囉。
蘭嶼的天與海藍得很透淨純粹,比起國內外知名的海邊度假勝地鮮少有現代設施,更能讓人遠離塵囂,徹底放鬆。可惜這塊樂土有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核廢料長放在此,可惜新一代的小孩子多了不屬於他們的社會化,卻少了該有的禮貌,我似乎看到這塊土地正慢慢地起變化;我期盼蘭嶼能永保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一面,那種單純、與世無爭的美好!
- Nov 08 Fri 2013 00:00
20130825 蘭嶼最終回~燈塔&蘭嶼文物館&眺望地下屋&青青草原放風箏&野銀冷泉好消暑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