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張的的喀喀湖的照片,一望無際且湖與天藍到不分軒輊、伴著後方連綿不絕的安地斯山脈,撼動人心。終於,這日我親眼目睹這片景致,比印象中更純淨、更浩大,至今回想,這依然是南美旅程中讓我最感心曠神怡的一天!下圖是朋友在Isla Taquile拍的,此景只應天上有,我當下是這麼想的。的的喀喀湖全景1

的的喀喀名字的其他來源,一說是「美洲豹的山崖」、另一說是「酋長的山崖」。Titi是指湖的形狀如美洲豹PumaCaca之意是石頭。它是世界海拔最高可航行的湖泊,海拔約3812公尺,湖水來自安地斯山脈融化的雪水,面積大約是四分之一台灣大。據說印加帝國的開國軍主曼科•卡帕克(Manco Capac)和瑪瑪•奧克略自湖水中誕生,前往庫斯科建立了印加帝國。住在當地的原住民烏魯族((Urus)當初為躲避印加人的侵略,而建造浮島(Isla Flotantes Uros)與外界隔離,浮島約1.5公尺厚,來到的的喀喀湖一定得踏上浮島親身體驗。這日的行程是跟旅館買的,s/.45,包括旅館接送、浮島、Isla Taquile以及當日午餐。清早起來實在凍,船班說是七點出發,但真正開船已過了二十來分,碼頭停泊了不少船隻,住在湖上島嶼的居民也提著大包小包日用品等發船班。IMG_5351

IMG_5352

船艙乾淨,而且座位還蠻舒服的,應該都是給觀光客搭的遊船。IMG_5426

的的喀喀湖上有數十座浮島,面積有大有小,小的可能只有一家人住,大的在上面有餐廳、學校、郵局等。不同的旅行社會搭配不同浮島,讓大家都有錢賺。浮島說是以類似蘆葦草(Totora)的根部,曬乾之後綁在一起再行堆疊而成,過去浮島隨水漂流,現今已改用錨使其固定於湖床。一上島踩在浮島上帶來新奇的感受,像是踩在有點彈性且相當厚實的地面上。隨後大家圍成圓坐著,男主人與導遊在前方解說島上生活以及以模型示範浮島是如何製成的,說著說著,連小鱒魚都出來了。
IMG_5365

IMG_5368

接著就是搭蘆葦船,需額外付費S/.10,價格不便宜,一行人將這艘蘆葦船坐滿,父親與哥哥兩人賣力地划槳,兩個妹妹則唱歌賺小費。這種過度觀光的行程我不愛,尤其在這如詩如畫的地方,更顯得衝突,不過這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我們還是入境隨俗吧!IMG_5399

兄妹三人看起來都很單純,面對我們都是靦腆地笑,希望觀光沒有讓他們失去樸實的本心。
IMG_5379


在蘆葦船上看到的浮島群,每個浮島都像是有個瞭望台,不知道是做什麼用。
IMG_5387

IMG_5377

IMG_5378

繞了一圈回到島上後是工商服務時間,浮島人家早就擺好各式紀念品,價格比我想像中貴,掏出身上所剩無幾的sol(晚上準備吃泡麵了),買了一艘小蘆葦船,本來開價S/.20,後來以S/.15成交,雖然做工不夠精細(不是照片中的那種,照片中的那種粉貴),但這可是我來到的的喀喀湖的紀念呢!
IMG_5401 

IMG_5402

此時同樣以Totora蓋成的屋子也部分開放參觀,裡頭很簡單,一張床、收音機、衣服掛了兩排。
IMG_5406

IMG_5412

導遊拿了Totora的根讓我們試吃作為浮島之旅的結束,嗯,纖維粗,略有水分,嚐起來沒什麼味道。
IMG_5413

有機會住一晚浮島想必是終生難忘的體驗,尤其在沒有光害的湖上,夜晚必能享受銀河的燦爛吧!
IMG_5417

IMG_5430






接著我們前往Isla Taquile,這趟船程約2.5小時,可以在船艙內欣賞湖光山色、補眠或到甲板上呼吸乾淨又冷冽的空氣。船開過兩側皆是Totora的河道。
IMG_5441

IMG_5443

抵達Isla Taquile,慢慢地爬坡,進到小鎮中心。回首一望,又是一幅美圖。
IMG_5462

島上有兩個碼頭,以一條小道連通,側邊就是美麗的湖景,兩端進出口都有這樣的拱型門,上方像是戴帽子的當地居民石雕像,蠻有趣的。
IMG_5463

這裡不流行塑膠袋、行李箱,東西都用大塊布或是尼龍袋裝,靠雙肩背負。
IMG_5469

抵達大廣場再往湖面看,不由得驚嘆這渾然天成的景色,透著沉靜,相信每個人來到這都會忘卻世俗紛擾。 IMG_5481

導遊跟我們約定時間與地點後就去聯絡餐廳,此時就是自由時間囉!廣場周邊有不少攤子,販售手工織品,圖案美有特色,價格不貴,本想買個編織物,可是已經將秘魯幣花得精光的我只能看看過過癮。另外還有一間小教堂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一間可以免費參觀的屋子內展示了不少以島上日常與節慶為主題的明信片。
IMG_5477

IMG_5473

IMG_5474

這島上連男人都會編織是其特色。
IMG_5475

IMG_5498

IMG_5497

IMG_5499 

IMG_5510

IMG_5511

IMG_5508

IMG_5509

妙的是有根與世界各大城市距離與指示方向的牌子豎立於此,每一個城市都離這好遠啊!
IMG_5472

走入廣場旁的一條街道,裡面是小到不行的市場(),烤肉、蔬果、服飾在這都可找到,走進這像是回到幾十年前,沒有五花八門的商品,一切都很簡單。
IMG_5480

IMG_5506

IMG_5503

IMG_5504

導遊安排好午餐就帶我們前往餐廳,餐廳離廣場不遠(整個島也不大,哈),用餐區在戶外,放眼所及都是的的喀喀湖,在這用餐真的很享受。先送上麵包,沒想到這麵包不會乾硬,吃起來鬆軟不失嚼勁,搭配蔬菜丁一起吃清爽開胃。
IMG_5486

來碗熱呼呼的蔬菜藜麥湯真的營養又舒服,那白白的就是南美洲高山地區的糧食之母藜麥唷!
IMG_5488

午餐當然是的的喀喀湖的鱒魚囉!連盛裝的盤子都是魚的形狀,很有心呢。完整的一隻鱒魚,已經貼心地幫我們去頭去尾,而且剖半香煎,肉質細嫩,好吃極了,好想再來一尾,下方的白飯給的不少,炸薯條與甜菜根配角擔任得很稱職,整盤看似份量可以,但或許是太美味或是早餐太虛我太餓,吃完覺得沒飽足感。最後再來杯熱茶下肚,才覺得肚子沒那麼空。整體來說食物品質相當不錯,超出預期的感覺更開心滿足。
IMG_5490

IMG_5493

結束午餐,還有一段自由時間,往周遭民宅走去,巧見可愛的綿羊。
IMG_5500

島上一切像個世外桃源。
IMG_5502

會合後走在濱湖小道,目的地是另一側的碼頭。深淺不一的湖水像是畫作裡最自然的筆觸,極遠處的白雲在藍天與湖水間,讓人得以分辨水與天。
IMG_5514

IMG_5517

沒有樂高、芭比娃娃,照樣玩得開心。
IMG_5519

身處其中,我願意一直這樣走下去。
IMG_5524

IMG_5530

IMG_5534

IMG_5548

走出這道象徵出入小鎮的拱門,代表要離開了。
IMG_5551

陽光大剌剌地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瀲灩地令人目不轉睛。
IMG_5554

老婆婆趕著綿羊群,口中發出喝斥聲,手上則不停揮著樹枝打著綿羊。我們在一旁忙「別打了」,想來真好笑,一味心疼綿羊,根本不在乎老婆婆聽不聽得懂。
IMG_5568

再見了,Taquile
IMG_5576

我們當天搭的遊船。
IMG_5580

IMG_5584

IMG_5586

回程時,同樣是美景相伴;的的喀喀湖的美在於自然無人工匠氣,壯闊中有著細緻,比起馬丘比丘,這裡更讓我心動懷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yaping 的頭像
    sunyaping

    粄條人的小日記

    sunyap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