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把庫斯科大教堂建在印加創世神Wiracocha神殿的原址上,1550年動工,耗費100年才完工,有著南美洲最大的鐘。資料上顯示進大教堂要費用,而且十點後才開放,但後來得知可以早點進去而且不用錢,就把自己當作當地信眾吧,不會有人攔你。因大教堂內不可拍照,所以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但那幅以天竺鼠為盤中飧的「最後的晚餐」跟華麗的銀製祭壇還是頗有印象的,除此之外內部也掛了不少宗畫教。這天早上有宗教活動,更顯莊嚴,讓本來早起昏沉的我在宗教的加持下清醒不少,呵呵。
庫斯科有不少關於印加古文化的博物館,我們選了馬丘比丘博物館意思意思一下。途中經過宗教藝術博物館的西南側,看到這個14角石,有時不禁在想印加人會不會有調皮的一面,故意在建築上某處設計並留下特別打造雕磨的石塊,好讓後人看到時讚嘆他們的巧思呢!?
不仔細看很容易被忽略的14角石小小的,外觀還蠻可愛的呢!
馬丘比丘博物館曾是印加帝王圖帕克·印卡·尤潘基的宮殿所在,哎,又是一個印加建築被毀屍滅跡、殘忍又現實的例子。現在的規模看起來門面不大,門票s/.20,禁止拍照,裡面是典型的西班牙建築,中央有個噴水池(只是現在沒噴水了),周邊採迴廊設計,迴廊上有海報式的圖像與說明,建築內隔成一間一間的,分別展示不同在馬丘比丘出土的部分文物,另外還有影片欣賞。
博物館牆壁留下的壁畫,不過看起來跟印加文化一點關係都沒有。
博物館是兩層樓的建築。
路邊的美洲豹噴泉,成豹表情威猛,小豹撒嬌模樣很可愛,看起來似乎是一家人。
庫斯科街道就是有種滄桑、卻又有活力的魔力!
回到武器廣場,這是遊客聚集最熱鬧的地方。
恰好有學生來這戶外教學,紅帽子紅外套的,看起來的確很有祕魯風(國旗也是紅的啊)。
耶穌會教堂有兩座對稱的鐘樓。
廣場上的雕像據說是一位印加國王,他使印加帝國崛起、地位舉足輕重,他所指的方向是馬丘比丘。
武器廣場旁有間星巴克,星巴克與耶穌會教堂中間的那條巷子名為Loreto,進去可以通往太陽神殿(Qorikancha),這條巷子的石牆也是庫斯科最古老的喔!
聽聞樂聲,我們彎進一座沒門的院子中,原來裡面是小型的紀念品販賣區,有著印加傳統服飾的表演者,一邊吹著排笛,一邊敲著鼓,節奏性強,很能表現出該民族勇猛的一面。
草地上有幾隻羊駝駱馬,又是好一陣的興奮跟牠們合照。
羊駝界的流浪漢?沒想到一查資料才發現此種羊駝數目較少,身價比較高貴呢,真是不可貌像啊!
太陽神殿到囉。印加人自認為太陽神(INTI)的子民,因此用大量黃金珠寶打造這座神殿敬獻給太陽神,據傳當初神殿牆壁貼了數百片的金片,另有牧羊人與羊駝雕像、祭壇、跟實物一般大小的玉米皆是用純金純銀製成,那副場景真難想像,想必在陽光照耀下,得戴墨鏡免得閃瞎了眼。啥米?你說沒有神殿的樣子,是的,在可惡的西班牙人來了之後,又破壞了神殿,在原址上建造了聖多明哥修道院,那些金銀財寶當然也被搬光光,運回西班牙了。之前一直蠻喜歡西班牙,但每每讀到這些史料,都忍不住心湧不滿,直罵「可惡」。
太陽神殿沒有包含在庫斯科套票中,須另外購票,一人s/.15。現在的太陽神殿只有一小部分重新出土,大石堆砌的石牆歷經數百年依然完整,不得不再次佩服印加人的建築技術。
這就是重見天日的太陽神殿石牆,完全密合,鬼斧神工。
據說這是帝王的寶座。
五邊形的黃金上有24個圖案,有的似乎是象徵太陽、有的則是月亮,一旁其實有說明,可惜是西班牙文,我有拍照,可是一直未查,或許哪天求知欲高漲會求GOOGLE翻譯給我指點迷津。
主建築呈現的是西班牙式,大中庭、寬敞的迴廊,迴廊上擺有藝術創作品,牆上也有西洋宗教壁畫。
這天陽光正好,灑落在庭院迴廊中,光影交錯下有沉靜之美。
我這輩子無法到達的境界,趕緊拍照留念。
步出室外,下方是一大片的綠草地,地下有個博物館,須再另外買票。但從這看到的視野是極好的,加上花況不錯,令人心曠神怡,竟成了這座修道院我最喜歡的地方。
從馬路這端看到的太陽神殿(聖多明哥修道院)。它若是聖多明哥修道院,或許值得一遊;它若是太陽神殿,得需要自己的想像力。
晚上七點我們要到旅行社聽隔天印加古道的說明會,在那之前我們吃了甜點與烤肉串,晚餐就解決囉!庫斯科的蛋糕雖不似台灣的那樣繁複高級,但味道還是OK的,尤其價格更是佛心來著,一人獨吃兩塊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