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前一天造訪愛與希望皇宮(Mrigadayavan Palace) ,一查才發現星期三休館,只好在這天離開華欣前趕緊來朝聖,畢竟光看照片,就盼望能一睹這座優雅且夢幻的皇宮啊。獨特的設計、沒有過度華麗,類Tiffany藍與柔和的黃讓這座宮殿名符其實,充滿愛與希望。皇宮不在大路邊,看到這牌就知道到了,彎進去後一看感覺像軍營呢,真怕誤闖禁地,幸好沿著指標順利地找到皇宮。
愛與希望皇宮是由拉瑪六世於西元1923年為了第三個王妃所建造的,當時他的王妃Suvadhana已經懷有身孕,希望讓她在華欣這裡好好休養,並順利生個小王子(前兩個王妃都未能替他生下小孩),不過在生產前拉瑪六世病倒了,僅能見上王妃產下的小公主幾面,沒多久就過世了。
門票一份兩式,一人60B,其中一張是入園門票,另一張是上皇宮二樓參觀時的門票。一開始順著綠色長廊前進,沒五分鐘就可以抵達進入皇宮的入口,不過當天我的服裝不合規定(穿了短褲就是不行喔),所以只好花錢租沙龍,一次20B,還要壓證件呢。
這張粉紅紙卡不能丟,否則我的護照就回不來啦。
讓我們進入愛與希望中吧!
當時拉瑪六世聘請義大利建築師 Ercole Manfredi 設計王宮,主要結構有三:1.宴會大廳及員工區、2.拉瑪六世寢宮及海濱通道、3.王妃寢宮及海濱通道。
全宮殿使用上等泰國柚木建造,以1080根土柱支撐、16棟採高腳屋方式興建,並且以長廊串起建築群,從陸地延伸到海濱。此外,宮中格局保有當年皇家書房、起居室、客廳等,房與房之間互相對稱隔開,整體建築採以藍色、鵝黃色系為基調,大片綠地與植栽也一起營造出寧靜溫馨的感覺。採用高腳屋的建造方式,好處是杜絕地面濕氣並保持室內環境通風,每根柱子都有凹下的儲水空間,可以避免蟲蟻沿著柱子而上。
上到二樓可得脫鞋子,每個人都會發放一個鞋帶,避免弄髒樓上的木質地板。如此大的一座宮殿,維護不易,光看工作人員跪在地上仔細地洗擦,便可知要用上不少人力呢。
通往二樓的其中一座階梯。可惜二樓禁止拍照,事隔已久,國王與王妃的起居室只剩下模糊印象囉,但無法遺忘的是從起居室延伸到海灘的那條長廊,迎著蔚藍大海走去,心情為之舒暢。
這小涼亭讓我想到真善美這部電影中大姐與情人約會的場景。
這裡也有紀念品區,甜點冷飲,以及一些文創商品。
有一小棟建築展示了拉瑪六世與王妃公主的照片。
走在皇宮建築內,柚木帶來的涼爽令人暫時忘記泰國的酷暑,偌大庭院中的樹木開枝散葉,遠方的海濱伸手可及,皇室享有了常人無法得到的待遇,但可能也承擔了常人不願承受的壓力與拘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