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龍坡邦,不看清晨佈施會被笑(我是十足的觀光客),所以這天起了大早,順著Th Sisavangvong往香通寺的方向走,即可看到竹蓆、坐墊與竹籐缽,有的零星分布,有的一個接一個成了隊,而遊客則興致沖沖地等待。
僧侶接受民眾的清晨佈施是龍坡邦當地的傳統佛教習俗,當地人稱為「塔巴」(Tak Bat),關於遊客該注意的事項在相通寺大殿入口處有告示,包括給予僧侶的米飯,要清晨時在市場購買,不要向街道兩旁的攤販購買;不得在僧侶的行列中經過;照相不可使用閃光燈,並避免與僧侶有肢體接觸;衣冠整齊,肩膀、前胸、腿部不要外露;不搭巴士尾隨僧侶,因高於僧侶在寮國是一種破壞佛家尊嚴的行為。
寮國僧侶過午不食,而民眾提供的除了米飯外,還有餅乾飲料等,甚至還有錢(?),也看到缽內食物已經快要滿出來,僧侶則會把不要的餅乾類丟到竹蓆上,僧侶隊伍打著赤腳不停往前走,是不會停留的。
僧侶背的缽看起來容量不小。
清晨佈施結束後,阿嬤把剩餘的飯餵食一旁的狗,極慈愛的畫面。
走在Th Sisavangvong,店家尚未開門做生意,比起昨日多了閑靜的氛圍,也能好好欣賞建築之美,身在其中是一種享受。
登上前往普西山的階梯,看到皇家博物館與寺廟,這景象美的沉靜。
整個城鎮開始甦醒,人們開始一天的活動。
在寮國,每天早上嘗試不同麵攤是期待也是種樂趣,風味各異、配料不同,天天都像在尋寶般,趣味無窮。這天早餐是寮國行我最喜歡的湯麵,滋味濃郁又不會過度鹹重的湯頭,一些內臟與肉燥為配料,量多味美,價格是統一價15000k。
飽食早餐後還早,回旅館小憩後,等到皇家博物館開門,再前往參觀,門票30000k;開放時間是8:00-11:30、13:30-16:00,週二休館。
博物館內要脫鞋,不可露肩膀、不可穿短褲。可租借罩衫,一次5000k,另需付押金50000k,歸還罩衫時會退押金。我自備沙龍布圍住下半身,沒露肩膀自覺上衣沒問題,沒想到後來被一位館方人員說服裝不符規定,要我添加外套或罩衫。因不想回旅館拿外套,只好付錢了事。
皇家博物館(Haw Kham)原是法國殖民時期,法國幫寮國魁儡政權所興建的皇宮,裡面展出瀾滄王朝皇室所用物品與大量佛像等古文物,以及後期多國贈送的禮物,可惜禁止照相。恰好有中國團正在參觀,我便跟隨在後聽導遊解說了一小部分,後來因他們只挑重點介紹,所以我還是自個兒慢慢地瞎看一通。
皇室博物館園區內的寺廟Wat Ho Pha Bang,早在1975 年君主政治瓦解前就規劃興建,然後一直到1993 年才完成。2006 年便將原來收藏在博物館內的大佛(Pha Bang)移至這座寺廟中間的祭壇。金色為底翠綠鑲嵌的色調極其富麗堂皇,雕刻圖案豐富且細緻。
溽暑的威力連僧侶都不得不撐起傘,強烈建議暑假到寮國旅遊,最好避開中午在外溜躂,比起台灣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路過學校圍牆,圓眼可愛的小男生打赤膊,面對鏡頭處之泰然。
想步行至香通寺,於是再度出現在Th Sisavangvong上,不同時段的主街散發著迥然不同的氣息,此時可以看到當地居民的作息,讓我感覺與龍坡邦更為貼近。
這裡也推出寮國料理的教學,似乎在正時興的泰式料理學校中看到商機。
途中還有幾座廟宇,不妨繞進去瞧瞧,除了可以觀賞建築同中求異之妙外,宗教帶來的寧靜更是我心之所嚮。
適逢放學時刻。
氣溫太高,我不敵正午的酷熱,加上飢餓,所以先調頭回旅館休息,晚點再到香通寺。
這次我從另一頭前往香通寺,沿著湄公河畔走,孩童光著膀子坐在船頂,似乎隨時會往下撲通一跳在河裡游泳消暑。再往前走碰巧交通船抵達碼頭,居民從船內騎著機車上岸,我沒想到可以看到這畫面,覺得又更認識當地生活了。
龍坡邦傳統屋舍,以木頭為建材,下層原是堆放物品的空間,上層才是居所,現在下層也以水泥建材與外界隔絕,形成封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