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想沿著步道從上走到下方的平台欣賞瀑布,也可搭乘纜車直接到下方。
成人單趟7.99加幣,來回9.99,這還是不含稅的價格,真貴。我們當然採步行的方式,難得來到戶外,走一走很舒服的。
進入步道前有個遊客中心,裡邊有餐廳、紀念品販賣部,這遊客中心粉綠的屋頂與純白的屋身給人心曠神怡的感受,屋前還有花草植栽,像個私人大別墅般的講究呢!
進入鋪木步道,這天的陽光還不小。
途中的有個休息涼亭,這位置離瀑布近多了,吊橋上的人形也看得清楚。
通過吊橋再走一段才來到瀑布的另一側,這角度可將瀑布全景一覽無遺,如同白色絲緞般的水花奔騰而下,真想趕快抵達下方的觀景台,再度感受水氣撲面的快感!
再順著階梯向下,可以清楚看到因折射所形成的彩虹,非常美麗。
很喜歡這個景,人的身影小小的,而大自然卻是廣闊的;水、木、石、陽光構成的這世界,真是動人!
看起來雖然不像尼加拉那麼寬闊雄偉,不過其水流也是萬千軍萬馬之勢,衝擊形成的風足以將水氣掃到平台上來,冷風加上沁冰的水,保證讓你一分鐘就濕透,夏天站在觀景台上,真的很爽快呢。
我們就是沿著這些階梯走到下方的平台,近距離欣賞瀑布的壯闊,再沿著原路走回停車場。
如果不想爬階梯,也可順著平面的步道走到右側的纜車站搭纜車上去。
回到魁北克市區,想到城塞去,可惜下起不算小的雨,只好先往魁北克省議會大廈移動。當天的天氣非常詭譎多變,中午以前都是豔陽高照的好天氣,中午過後竟開始下雨,等到我們從議會大廈出來後約十來分鐘,天氣再度放晴,像是鬧脾氣的小女孩呢。
正在下雨,灰濛濛的天,議會大廈也顯得黯淡失色。
議會大廈內不能隨意走動,但有提供有定時的免費導覽。
牆上的每個圖徽應該都有其含義吧。
光彩奪目的彩繪玻璃與古銅色調的吊燈,光看這裡跟教堂的感覺有點像呢。
兩個會議廳。在這兩廳都停留的好一段時間,想必解說得很詳盡,可惜有聽沒有懂,坐在舒服的椅子上還差點夢周公,幸好早有自知之明,都躲到最後面去。不過兩個廳堂的梁柱雕刻著華麗的樣式,水晶吊燈也極盡地炫爛耀眼,有歐洲宮殿的架式呢!
出了議會大廈雨依然下著,大廈正面總共有18尊雕像,應該都是功在社稷的偉人吧。
回到中心市區內,舞台還沒拆,當晚應該還有表演活動才是。舊城門與新式舞台螢幕不會有格格不入之感,一切都那麼自然,像是原本就共同存在似的。
回到聖母教堂這雨已經停,這座建於1647年的教堂呈左右不對稱的設計,只有右側有尖塔,屬於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因有祝融之災,現看到的是1925年重建的。
祭壇正上方有金黃六爪半環狀的裝飾,非常華麗,讓人印象深刻。
以擁有5239支風管的管風琴而聞名。
風管呈少見的深灰色,幸好有溫暖高雅的米白結構幫襯著,整架管風琴才不會過於生硬呆板。不過當初想到這樣配色設計的人也頗具巧思,整體看起來沒有奢華的匠氣,兩種色調的搭配給人平靜祥和的樸實感。
由教堂內看出去,因光線關係,門上方與兩側的彩繪玻璃顯得異常分明,色彩也十分清晰鮮豔,這些彩繪玻璃是以描述聖母瑪利亞的生涯為主題。
參觀完聖母教堂,準備到Roots大採購,結果樣式最喜歡的那件棉T竟沒有我的size,賣得也未免太好了吧!?外套厚實,穿起來應該很保暖,可惜價位對我來說還是偏高(雖然已經比台灣低囉),所以還是忍痛作罷。最後只買了三件棉T,一件給老爹,一件給老弟,一件因印有魁北克字樣的魁北克限定版,所以買來做紀念。台灣的Roots得是會員才會給你她們的袋子,但在這裡袋子要幾個隨你講,連顏色也可以挑,我挑了一個大粉紅跟一個小灰藍,看起來很有質感呢,開心開心(旋轉灑花)!
買完Roots,又去買了一個紀念瓷盤,上面彩繪著魁北克的重要景點,雖然要17.08加幣,還是覺得很值得。難得當凱子一直買東西,內心歡愉的程度無以復加,滿足到嘴角一直上揚呢!
花了錢買東西,晚餐我們決定簡單就好(跟魁北克的傳統料理就此絕緣啦),挑了這家魁北克的連鎖速食店Chez Ashton點了份牛肉堡套餐。
在魁北克的第二晚,也是最後一晚就這樣畫下句點。其實應該再多待一晚,魁北克這城市值得花更多時間探索尋訪,細細品味!